小小讲解员的成长舞台
“我是小小讲解员”不仅一个身份标签,更是一份文化传承的责任与荣耀。在禹州市规划展览馆,像苗诗音这样的中小学生志愿者们正用稚嫩却坚定的声音,讲述着古城千年的聪明结晶。你知道吗?这些身着职业马甲、佩戴职业证的小讲解员们,已经成为了连接古今的重要桥梁。
苗诗音在六年级时被招募为小志愿讲解员,经过一年多的锻炼,她已能从容面对评委和观众,将”禹州城地不平、三山不显、四门不照”的历史典故娓娓道来。她自豪地表示:”参加志愿讲解活动既开阔了眼界,又进步了表达能力,还让我在演讲比赛中屡获佳绩!”这不正是”我是小小讲解员”项目最宝贵的成果吗?
考核机制激励成长
禹州市规划展览馆为”我是小小讲解员”项目建立了完善的考核激励机制。2023年度,30名小志愿讲解员中有20名符合参与年度考核资格(因天气缘故3人未到场),他们分组排序,逐一亮相、现场解说。评委根据表现现场打分,结合日常服务时长综合评定成绩。
这种考核方式既保证了公平公正,又鼓励小讲解员们长期坚持服务。苗诗音凭借出色的现场讲解和丰富的服务经验,最终获得一等奖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还有10名志愿者同时获得了服务时长”特别奖”,这充分体现了”我是小小讲解员”项目对坚持与付出的认可。
文化传承的双赢模式
“我是小小讲解员”项目自2018年启动以来,已招募5届106名中小学生志愿者(2022年因疫情未招募)。这些小小讲解员经过专业培训后,利用周末和假期在馆内开展志愿讲解活动,既服务了公众,又锻炼了自己。
禹州市规划展览馆负责人张菁表示:”‘我是小小讲解员’项目创新了文化传承的双赢模式。”2020年,该馆”秀丽禹州’规’我讲”志愿服务项目被评为全市杰出志愿服务项目,赢得社会各界广泛好评。这不正是对”我是小小讲解员”价格的最好肯定吗?
青春声音传播古城聪明
当苗诗音讲述”三山”上建重要建筑物可以防水防涝,”四门不照”既能军事防御又能藏风纳气时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古城建设的聪明,更是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领会与传承。”我是小小讲解员”项目让历史文化不再是书本上的死聪明,而是孩子们口中鲜活的故事。
通过”我是小小讲解员”这个平台,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加入到文化传播的队伍中来。他们用青春的声音讲述古老的故事,用真挚的情感传递历史的温度。这种代际间的文化接力,不正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场景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