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见冬瓜品种有小翠妹冬瓜、嫩仔1号、365冬瓜、枕头冬瓜、大青皮冬瓜等。
小翠妹冬瓜:小翠妹冬瓜为早熟品种,瓜皮薄而翠绿,每株可结瓜15-30个,其中嫩瓜约0.5kg,老瓜约1.5kg。
嫩仔1号:嫩仔1号冬瓜为早熟杂交品种,口感脆爽,略带甜味,重量约为0.5kg。
365冬瓜:365冬瓜为早熟品种,口感脆甜,每株可结瓜8-12个,重量约为2kg。
一、冬瓜适合种什么品种
1、小翠妹冬瓜
小翠妹冬瓜皮薄翠绿,是早熟品种,特别抗病虫害,是一种难得的绿色蔬菜。它的栽植方式简单,搭架子或爬地都可以,一棵冬瓜能结15-30个冬瓜,坐果率高,老瓜可以达到3斤,嫩瓜一斤左右,生育期也不长,大约95天左右,通常都是等嫩瓜上市一个月之后再留老瓜。
2、嫩仔1号
(1)嫩仔1号冬瓜是早熟品种,一种杂交冬瓜,大众大多都是吃嫩瓜,由于漂亮的外形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欢,不重,也就1斤左右,吃起来脆爽且略带甜味,通常春天2-3月份、夏天4-5月份种,秋天的话小暑前皆可,成活率高达99%,发芽率可以达到85%以上。
(2)种植这类冬瓜有三种栽植技巧,如果是粗放爬地,每亩地栽400-500棵就行;如果是每亩地栽植1000棵,那么需要摘掉主蔓基部的侧蔓,只留2~3条侧蔓;要是摘掉所有的侧蔓,那么每亩地需要栽植2000棵左右。
3、365冬瓜
365是一款受欢迎的冬瓜品种,是一种早熟品种,贮存期比较长,蜡粉比较厚,可放1年,个头不小,可达4斤,吃起来脆甜,而且产量也不错,毎株冬瓜上可结8-12个果实,栽培方式不挑,爬地或搭架子都行,爬地每亩地栽300-350株、棚架400-500株、立架650-700株即可。
4、枕头冬瓜
枕头冬瓜的形状基本上是长椭圆形的,看上去很像古代的滚圆的枕头的样子,成熟了以后在冬瓜瓜皮上会有一层白色的腊粉,一个冬瓜的重量可以达到40公斤到50公斤左右。
5、大青皮冬瓜
大青皮冬瓜的含水量是比较大的,形状基本上是长圆形的,通常长度可以达到40厘米到60厘米左右,横径可以达到20厘米到28厘米左右,最大的冬瓜可以达到50公斤。
二、冬瓜种子高产要点
1、适时播种,培育壮苗
(1)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安排播种期,争取在雨季来临前坐果。通常于2月下旬-3月中旬播种,用保温苗床和营养钵体育苗,每亩用种量100g左右。
(2)播种前将种子浸入70度左右热水中,让其天然降温,浸种1小时后置于25-30度条件下催芽。种子萌动后,要经常检查发芽床,将出芽的种子捡出播种于备好的营养钵中。
(3)苗期要做好防寒保温职业,遇到寒潮要在苗床内用地热线或白炽灯加温,湿度控制的规则是见干见湿,定植前10天要炼苗。
(4)隔离为了保持品种纯度,不同品种间应隔离留种。一般要求在种子生产田周围500m以上范围内无其他冬瓜品种或节瓜生产。
3、整地定植忌连作
(2)应选择2年以上没有种过冬瓜的地块,要求地势高,土质疏松,肥沃,排灌方便,雨停沟干。
(2)通常按4.5m开厢,厢沟深0.2m,沟宽0.5m,整地厢形呈龟背厢面平滑土块细碎,厢长30m左右。开腰沟腰沟深0.3m,围沟深0.35m。厢两旁距沟边0.35m左右。
(3)施底肥,每亩施腐熟的厩肥3000kg和复合肥60kg,用宽1m的地膜铺成定植行。在4月上中旬,瓜苗2、3片真叶时定植,株距0.45m,每亩600株。
4、田间管理
(1)水肥管理:定植成活后,用清粪水提苗。2-3片真叶时,于每株的厢面地膜过穴施倒蔓肥,每亩施尿素15kg,复混肥30kg,注意此次施肥后至坐果期间不可施肥。坐果后,瓜重500g左右时应及时追肥浇水,每亩穴施20kg尿素。雨天注意防渍,高温干旱瓜叶打蔫时灌“跑马水”,每5-7天一次。
(2)整蔓:植株倒蔓后,要进行整蔓。坐果前主蔓上留一粗壮侧蔓,坐果后侧蔓任其生长,蔓长0.5m时要进行压蔓一次。同时让同厢两行的蔓相对爬行,使蔓排列整齐互不交叉。留种时通常采取两蔓一瓜,以主蔓第2-4个雌花结瓜,如营养条件好可争取在侧蔓上再留一瓜。
(3)辅助授粉:为进步座果率及种子产量,在开花期间要进行辅助授粉。冬瓜花盛开时刻为上午7时左右,此时收集刚开的雄花,用毛笔等蘸取花粉或用雄花直接将花粉授于雌花柱头上,人工授粉职业应在上午10时前完成;也可以在花期放蜜蜂,让蜜蜂进行辅助授粉。
(4)护瓜:瓜坐稳后要用枯草垫底避免烂瓜;高温强日照射时应在瓜上盖草,防止日灼,同时做好病虫防治职业。
5、种株选择
(1)冬瓜种株选择分两步进行,通常先在幼果重500g左右时,选择具有本品种典型性状,健壮的植株作留种株,将杂株、变异株及病株及时拨除。
(2)采收老熟瓜时再进行一次选择。广东青皮冬瓜一般在坐果后40天左右老熟。生产经过中,应在50%-60%的植侏雌花开放时,对已开放的雌花作标记,从做标记时起40天后,将这批瓜视其老熟程度采收,以植株大部分叶片保持青绿而未枯萎之前采收为好。
(3)种瓜采收后,置于阴凉干燥处后熟15天,待其完成种子生理成熟后再取籽。
6、取籽、晒种及贮藏
(1)选晴好天气取籽。取籽时,通常选择肉厚、空腔小的果实中部的种子,将种瓤搓揉分离后,用水漂洗去瓤,并将籽搓洗至无粘液后晒干。操作经过中不可用铁容器盛装,以防籽色变暗。
(2)种子不能直接摊放在水泥地上晒,放在竹器上,摊晒厚度越薄越好,争取天将种皮晒干,但不可暴晒,避免因种皮脱水过快,引起种皮开裂。
(3)未晒干前不能堆放,种子晒干后装放于阴凉干燥外贮藏。通过几年生产操作,按此方式制种,每亩种子平均产量进步到25kg,产量可达40kg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