盛夏时节,走进伊滨区智能化农业产业示范基地,9、10、11号大棚内,金灿灿的蟠桃压弯枝头,果香四溢;大棚外,连片的玉米郁郁葱葱,管理人员也正穿梭田间。一场"甜蜜"的丰收,正在这片科技赋能的沃土上生动上演。
"我们的蟠桃糖度能达到16度以上,采用人工加智能化管理。"基地技术员实时监控大棚内的温度、湿度、光照、水肥情况,确保每个蟠桃的生长经过都被精准调控,不仅个头均匀,口感也更加香甜。当前,新鲜蟠桃已基本售光。
而在大棚外面的区域,10万株糯玉米、甜玉米和黑玉米也将迎来丰收。"这些玉米从播种到采收,全程采用数字化管理。"基地负责人介绍,通过订单农业模式,玉米还未成熟就被预订一空,按保底价每穗1元计算,预计收入超过10万元。
这场丰收的背后,不仅是现代农业科技的强力支撑。该智能化农业示范基地,全力打造"产学研用"一体化平台:在科技赋能方面,引入水肥一体化灌溉、病虫害智能预警等体系,降低人工成本30%以上;在品种优化方面,精选优质蟠桃品种,搭配特色玉米,形成"高效益+差异化"种植结构;在产销对接方面,基地负责人更是与电商平台、商超签订订单协议,确保农产品优质优价。
该基地负责人郎治飞表示,下一步将推动“农业+电商”深度融合,规划建设采摘体验区、农业科普基地和直播带货中心,让更多居民分享产业增值收益。
科技与农业的深度融合,不仅能进步土地产出效益,更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。接下来,该智能化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将继续拓展特色农产品种植规模,完善产销对接链条,并积极探索农旅融合新模式,将丰收的喜悦持续转化为推动区域进步的强劲动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