离家求学后的第一个中秋
人到中年,过了无数个中秋节,但16岁那年的中秋节却始终刻在我的记忆里。那年秋天,我考上了县城里的寄宿中学,第一次离开家独立生活。每当夜深人静,思乡之情就像潮水一样涌上心头。中秋节那天,街上张灯结彩,处处洋溢着团圆的气氛,这让我回家的念头越发强烈。虽然天阴沉沉的,我还是找了个借口请假,骑上自行车就往家赶。你知道吗?那种归心似箭的感觉,现在想起来还让我鼻子发酸。
泥泞路上的意外相遇
回家的路可真不好走啊!连日的秋雨让乡间土路变成了泥潭,我拼命蹬着自行车,汗水浸透了衣衫。两个小时后,我终于看到了村口那盏熟悉的灯光,心里顿时涌起一股暖流。正当我推着车艰难前行时,突然发现前面有辆陷在泥里的三轮车,一家人正在奋力推车。借着微弱的月光,我认出了那是我的父母和姐姐!他们刚从地里收完庄稼回来,浑身是泥,疲惫不堪。看到这一幕,我愣在原地,准备好的”中秋节高兴”卡在喉咙里说不出来。
没有月饼的中秋晚餐
回到家已经快十一点了,父母忙着盖好刚收的玉米和红枣,根本没提今天是中秋节。母亲匆匆炒了两个菜,歉意地说:”不知道你要回来,没什么好吃的。”饭桌上没有月饼,没有欢声笑语,只有沉默和疲惫。看着父母布满老茧的双手和憔悴的面容,我突然明白了什么是生活的重担。那个晚上,我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父母的辛劳,也第一次觉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。
成长路上的重要一课
第二天天还没亮,我就悄悄返回了学校。这个没有月饼、没有团圆饭的中秋节,却成了我最难忘的中秋记忆。它让我明白了父母的不易,也让我学会了体谅和感恩。有时候,生活的艰辛比任何说教都更能让人成长。现在每次过中秋,我都会想起那个泥泞的夜晚,想起父母在月光下推车的身影。正是那个难忘的中秋节,让我从一个懵懂少年变成了懂得责任的大人。你说,这样的中秋节,是不是比任何华丽的庆祝都更有意义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