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爱的读者们,今天我们一同走进了晏殊的《蝶恋花·槛菊愁烟兰泣露》,这首词以其深秋的凄美景象和女子细腻的闺怨情感,触动着我们的心弦。从菊愁兰泣到望尽天涯,晏殊用词如画,将离愁别绪娓娓道来。让我们一起感受这首词带来的情感共鸣,领略古典诗词的无穷魅力。
《昨夜西风凋碧树》是宋代词人晏殊的《蝶恋花·槛菊愁烟兰泣露’里面的一句,也是这首词中最具代表性的名句,我们将深入解析这首诗的全文及其背后的情感与意境。
晏殊的《蝶恋花·槛菊愁烟兰泣露》全文如下:
槛菊愁烟兰泣露,罗幕轻寒,燕子双飞去。
明月不谙离恨苦,斜光到晓穿朱户。
昨夜西风凋碧树,独上高楼,望尽天涯路。
欲寄彩笺兼尺素,山长水阔知何处?
解读与赏析
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女子深秋的闺怨之情,下面,我们逐一解析这首词的各个部分。
第一句:“槛菊愁烟兰泣露”
这句描绘了一幅深秋的景象: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愁烟,兰花似乎在哭泣,露珠点点,这样的景象烘托出一种凄凉的气氛,暗示了女子内心的忧愁。
第二句:“罗幕轻寒,燕子双飞去”
这句描述了罗幕间透出的缕缕轻寒,以及燕子双飞的景象,燕子是自在飞翔的象征,双飞而去,暗示了女子对自在的向往。
第三句:“明月不谙离恨苦”
这句表达了女子对月亮的怨恨,月亮明亮而不谙离恨,而女子却深陷离愁之中,这里通过月亮的无情,反衬出女子的深情和痛苦。
第四句:“昨夜西风凋碧树,独上高楼,望尽天涯路”
这句是这首词中最具代表性的名句,昨夜的西风吹落了碧树上的叶子,女子独自登上高楼,眺望远方的天涯,这里的“望尽天涯路”不仅是对远方的遥望,更是对未知全球的探索和追求,这句话表达了女子对未来的期盼和渴望。
第五句:“欲寄彩笺兼尺素,山长水阔知何处?”
最终一句表达了女子想要寄出书信的梦想,却由于山长水阔而无法实现,这里的“山长水阔”暗示了距离的遥远,也反映了女子内心的孤独和无助。
晏殊的《蝶恋花·槛菊愁烟兰泣露》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,展现了一个女子深秋的闺怨之情,这首词以其优美的意境和深刻的内涵,成为了中国古代词坛的佳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