饲养海里的小螃蟹(如三疣梭子蟹、相手蟹等)需模拟其天然栖息环境,重点关注水质、食物、躲避空间和蜕壳需求。下面内容是关键要点:
一、环境布置
1. 容器选择
大致:建议使用40cm以上的鱼缸或塑料箱,确保活动空间。
底材:铺设5~10cm厚的细沙混合珊瑚骨(或海泥),便于掘穴和调节水质。
造景:添加石块、沉木、瓦片等作为躲避物,减少因拥挤引发的争斗。
2. 水质要求
水源:使用天然海水或人工海水(盐度3.5%~3.5‰,比重1.020~1.025)。
水深:根据品种调整,潮间带蟹类需设浅水区和陆地区(如寄居蟹需半水半陆)。
关键参数:
| 参数 | 适宜范围 | 备注 |
| 水温 | 17~30℃ | >32℃或<15℃可能致死 |
| pH值 | 7.8~8.6 | 弱碱性环境 |
| 溶解氧 | >5mg/L | 低于2mg/L易窒息 |
| 氨氮 | <0.5mg/L | 定期换水避免累积 |
二、日常养护要点
1. 喂食管理
食物类型:杂食性,可投喂小鱼虾、、红虫、螺旋藻片、高钙蟹粮(如含钙配方的专用饲料)。
频率与量:每日1~2次,投喂量以30分钟内吃完为佳,避免残饵污染水质。
补钙需求:蜕壳期需额外补充钙质(如碾碎的蛋壳、墨鱼骨或高钙饲料),促进新壳硬化。
2. 水质维护
换水:每周换水1/3,使用曝气24小时的自来水或预处理海水(除氯)。
清洁:每月刷洗缸壁,清理残饵和粪便;沙床每2~3个月部分翻洗。
增氧与过滤:小型水泵+海绵过滤器维持水流,高温期需增氧泵。
3. 蜕壳保护
征兆:活动减少、拒食、体色变暗。
操作:发现蜕壳时隔离或提供隐蔽空间,避免其他生物干扰;保留旧壳供其啃食补钙。
三、常见难题处理
拒食/活力下降:检查水质(氨氮、pH)、温度是否异常;尝试更换食物种类。
体表寄生虫:用5%盐水短暂浸泡(<3分钟),严重时使用水产专用驱虫药。
同类争斗:降低密度(如10L水/只),增加躲避物;分养好斗个体。
四、注意事项
1. 避免混养:不同品种或体型差异大的蟹易相互攻击,尤其蜕壳期。
2. 防逃措施:容器加盖(留透气孔),沙面距缸口至少10cm。
3. 禁用手抓:用网或容器转移,避免断肢应激。
> 小贴士:海蟹对环境突变敏感,新蟹入缸需逐步过温过水(耗时1小时以上)。耐心观察其行为,及时调整养护策略,通常可存活1~3年甚至更长。若饲养潮间带品种(如招潮蟹),需提供干湿交替区域模拟潮汐。